者必须警刑事惕的雷区七大创业
最近几年,从ChatGPT到Midjourney,再到妙鸭相机,AI生成内容(AIGC)技术让整个互联网都在沸腾。作为一个处理过众多科技公司法律纠纷的律师,我常看到创业者们满怀激情地投入这片蓝海,却往往忽视了水下暗藏的刑事法律风险。
一、非法经营的灰色地带
记得有个创业团队兴致勃勃地问我:"既然ChatGPT在国内用不了,我们能不能做个中转服务器收费提供服务?"这个想法看似聪明,实则危险。根据《刑法》第225条,这种行为很可能踩到非法经营罪的红线。现实中,非法经营的认定范围比想象中要广得多——32个司法解释文件,32种具体情形,让人防不胜防。
二、知识产权的边界问题
AI需要"投喂"海量数据才能变得更聪明。但去年有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:某AI写作软件因为未经授权使用了数万篇新闻报道,最终被判侵犯著作权罪。切记,只要满足违法所得3万、非法经营额5万或复制品500份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,就可能面临牢狱之灾。
三、数据隐私的法律红线
在我的办案经历中,最容易让创业者栽跟头的就是数据合规问题。去年有家AI客服公司,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收集了大量用户通话记录,结果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调查。记住这些关键数字:行踪轨迹50条、敏感信息500条、普通信息5000条,这些都可能成为刑事立案的起点。
四、技术开发的两面性
AI编程工具就像一把双刃剑。我曾代理过一位程序员,他开发的AI代码生成工具被黑客用来制作恶意程序。最后虽然当事人没有主观恶意,但还是因为"提供侵入计算机系统工具罪"被追责。技术无罪,但用错了地方就可能引火烧身。
五、内容审核的底线意识
去年某AI绘画App就因为用户生成色情图片而惹上官司。平台方虽然辩称是用户自发行为,但法院认为其未尽到审核义务。这里要特别注意两个数字标准:传播量达300-600人次就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,而牟利性传播的门槛更低。
六、政治敏感性的高压线
最近七部委联合发布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再次强调了内容安全的重要性。我们处理过一起AI新闻聚合平台的案件,因为算法推荐了不当内容,差点触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。这类风险往往被创业者忽视,但后果最为严重。
作为律师,我们理解创业者的艰难。但法律不是用来限制创新的枷锁,而是保护创新的护栏。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在创业初期就做好合规设计。毕竟,没有什么商业梦想值得用自由作为代价。下期我会详细聊聊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安全创业,欢迎继续关注。
(责任编辑:专栏)
-
最近比特币市场的表现让人有点揪心啊!价格就像坐上了过山车,在11.2万到11.6万美元这个区间来回折腾。作为一名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发现这次回调确实有点不同寻常。当前市场状况分析昨天的行情简直惊心动魄!比特币先是跌破11.5万美元这个重要心理关口,接着又失守11.3万美元的关键支撑位,最低跌到11.3万美元附近。好在多头还算给力,价格又反弹到了114300美元左右。不过说实话,每次看到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在Web3这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里,成为社区代表绝对是个让人兴奋的选择。这不仅是一份责任,更是一个让你快速成长的绝佳机会。想象一下,你手中的投票权能够真正影响一个去中心化网络的未来走向,这种参与感简直让人热血沸腾!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当代表?最近我仔细研究了Moonbeam的调查数据,发现49%的人想成为代表是因为渴望在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。这太能理解了!谁不想成为改变规则的人呢?我自己也深有体会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唱衰加密货币,看着币价跳水、交易量萎缩,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这种场景再熟悉不过了。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个不同的视角——技术革命的周期性规律。为什么我们总是低估变革的速度记得2007年我第一次用iPhone时,谁能想到这个小玩意儿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?现在回头看看,移动互联网这十几年其实是在消化iPhone带来的创新红利。就像我爷爷常说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Permissionless大会上,我们熟悉的"V神"Vitalik Buterin又开启了他标志性的未来畅想模式。这位以太坊的缔造者谈起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时,眼睛里闪烁着开发者特有的那种光芒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领域的老兵,我很少看到V神对某个具体项目如此兴奋。不只是DeFi和NFTV神在采访中承认,过去几年DeFi和NFT确实让加密世界火了一把。想象一下,去年一个无聊猿头像能卖到几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不得不说最近以太坊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就在上周,我发现自己的MetaMask钱包里一笔普通的ETH转账居然只需要1.83美元手续费,这个数字让我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- 这简直是2022年以来最亲民的价格了!手续费暴跌背后的故事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随便一笔Uniswap交易动辄就要几十美元手续费,搞得我每次操作都要精打细算。但现在呢?Messari的Ryan Sel... ...[详细]
-
最近逛了一圈加密圈子,那种"寒意"真是扑面而来。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明显感觉到市场好像按下了暂停键。特别是以太坊,现在连gas费都便宜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回到了2022年初。Glassnode的数据显示,平均gas价格已经跌到19.5GWEI,这水平上一次出现还是在八个月前。市场为何如此"冷清"?说实话,这种状况让人挺担忧的。以太坊的网络活动简直可以用"门可罗雀"来形容。记得去年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比特币这波过山车行情真是让投资者捏了把汗。在25,000美元这个关键支撑位反复试探后,BTC终于迎来了喘息的机会。记得上个月我一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还信誓旦旦地说要跌破2万,现在看来市场比我们想象的更有韧性。技术面透露的关键信号仔细观察盘面就会发现,比特币在9月初已经第二次试探26,400美元的短期阻力位了。这让我想起2019年那次触底反弹的走势,当时也是反复测试关键支撑后才迎来大行情。不过现在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每当看到传统巨头开始拥抱区块链,我都会莫名兴奋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加密货币正在从极客玩具变成真正的商业基础设施。你想啊,当一个公链或者代币被大机构采用后,就像上了高速公路的快车道,用户和资金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涌入。为什么现在就要关注?我见过太多朋友犯同样的错误:等叙事炒热了才进场,结果高位接盘。真正赚钱的永远是提前布局的人。想想2017年的ETH,2019年的LINK,不都是这样吗?现在市场上... ...[详细]
-
最近NEAR中文圈子里的一场深度对话让我感触颇深。几位重量级嘉宾围坐一堂,就如何让NEAR真正实现去中心化治理展开了激烈讨论。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治理的观察者,我觉得这场对话简直就像在见证一场Web3时代的"改革开放"。治理困境:成长的烦恼MetaWeb创始人Amos一针见血地指出了NEAR当前的治理痛点。记得去年SEC接连对几个区块链项目出手时,我就隐约感觉到NEAR的治理模式可能要变天了。Amo... ...[详细]
-
2011年那个夏天,27岁的罗斯·乌布利希恐怕自己也没想到,他创办的"丝绸之路"暗网平台会成为比特币的第一个"伯乐"。这个充斥着各种灰色交易的数字黑市,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,而比特币则成为了它最佳的"马蹄铁"——完美契合了匿名交易的需求。减半效应下的疯狂行情2012年11月28日,比特币迎来了历史性的第一次产量减半。这个看似技术性的调整,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,引发了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市场反应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