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专栏 >>正文

大跌y买秘真相据揭市场数

专栏99人已围观

简介作为加密圈的"老韭菜",每次看到MicroStrategy大举买入比特币的新闻,都会让我心里一紧。这家公司就像个"反指风向标",每次出手后市场往往会迎来一波调整。从2020年8月到现在,他们累计买了15.8万枚比特币,平均成本2.9万美元左右,确实称得上是个"比特币死忠粉"。市场为何总是"打脸"MicroStrategy?我仔细研究了28次购买记录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60%的情况下,MicroS... ...

作为加密圈的"老韭菜",每次看到MicroStrategy大举买入比特币的新闻,都会让我心里一紧。这家公司就像个"反指风向标",每次出手后市场往往会迎来一波调整。从2020年8月到现在,他们累计买了15.8万枚比特币,平均成本2.9万美元左右,确实称得上是个"比特币死忠粉"。

市场为何总是"打脸"MicroStrategy?

我仔细研究了28次购买记录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60%的情况下,MicroStrategy官宣时的市场价都比实际买入价高,平均要下跌1.43%后才宣布买入。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,明明看到标价10块/斤,结果结账时才发现是12块——这种"溢价效应"让很多投资者心里不是滋味。

具体来看,有三次的价差特别离谱,分别差了5716、5991和9931美元。换算成百分比的话,最夸张的一次居然低了17.28%。说实话,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总在股市高点追涨的散户,只不过MicroStrategy好歹是个专业的上市公司。

短期打脸VS长期看好

我把时间线拉长分析后发现:

在宣布后的1-3天内,比特币、以太坊和主流山寨币确实倾向于下跌,这解释了为什么圈内会有"MicroStrategy魔咒"的说法。但有趣的是,如果把观察周期拉长到一周以上,行情反而开始回暖。

举个例子,去年11月那次大额买入后,BTC先是跌了5%,但一个月后却涨了15%。这就像是坐过山车,短期吓人但长期看风景不错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以太坊的表现最为明显,往往能率先走出阴霾。

重仓者的投资智慧

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显示,当MicroStrategy加码买入时,虽然短期还是难逃"反指魔咒",但长期盈利概率显著提升。这说明他们的大额操作往往更有预见性,就像老练的扑克玩家,知道什么时候该all in。

作为第一家重仓比特币的上市公司,MicroStrategy在2020年底就完成了大部分建仓。虽然期间经历过大幅浮盈又回撤,但他们只卖过1次比特币。这种"死拿不放"的态度,某种程度上比那些整天喊单的分析师更有说服力。

所以啊,下次看到MicroStrategy买入新闻时,与其急着抛售,不如冷静观察。短期波动在所难免,但长期来看,这些"大鲸鱼"的举动往往暗含深意。毕竟在加密市场,能拿住才是真本事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从旁观到入局:我在2021年NFT狂热中的真实投资故事

    专栏

    最近收到不少读者询问,都在好奇我在2021年对无聊猿的看法转变过程。说实话,回想那段疯狂的日子,至今都觉得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让我从头给你讲讲这段让我又爱又恨的NFT投资经历吧。发现新大陆:NFT的早期探索记得第一次注意到NFT,是在刷推特时发现很多大V突然都换上了各种奇怪的像素头像。起初我还纳闷这些花花绿绿的小图片有什么特别,直到有人告诉我这些"加密朋克"竟然能卖到天价。那一刻的感觉就像发现了新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9.26 行情研判:在混沌中寻找曙光

    专栏

    说实话,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了一句话:行情好的时候要像猛虎下山,行情不明朗时就得学会做个耐心的猎人。这话糙理不糙,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实在太少了。比特币的困兽之斗昨天熬夜盯盘的时候,比特币就像个喝醉酒的大汉,在26300附近来回晃悠,死活就是不肯向前迈出那一步。看着那根横盘了一整夜的K线,我都替它着急。26000的支撑还算靠谱,但每次反弹都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,软绵绵的没点力气。从技术面看,1小时图上布林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比特币减半临近:这次还能创造财富神话吗?

    专栏

    作为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每当听到"减半"这个词,我的心情总是既期待又忐忑。这感觉就像是参加一场赌局,手里握着一张神秘的历史规律牌,却不知道这次能不能继续奏效。比特币减半的前世今生记得2012年第一次减半时,我还在大学的宿舍里用笔记本挖矿。那时候比特币才几十美元,谁能想到后来会涨到近90倍?当时的感觉就像是在挖金矿,每天看着钱包里的比特币慢慢增长。到了2016年第二次减半,情况就变得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